求好工作先调节好心态。
近年雇主倾向在年终花红“落重注”,愿意与员工分享经济成果,多少与希望留住人才、降低人资流动性有关。人资严重紧缺的澳门,“留人”更是企业主头等大事,除了因应实际条件“加薪留人”,也多透过年终发放花红让员工“过肥年”,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,尽可能降低新春后“搵工跳槽”的比率。
员工请辞原因有多种。人望高处,寻求高薪及高职肯定是重要原因。其次,员工经过与企业一段时间磨合后,能否适应企业文化亦是考虑离职的原因。更多的请辞原因是员工认为企业无法营造出发挥所长的平台,不被雇主赏识甚或遭受打压,与其屈屈不得志难发挥,不如离开,在职业生涯上寻找理念一致的伯乐。
站在雇主立场,员工是否肯做肯捱,是被看重或升职加薪的先决条件。但升职与否视乎际遇,当中亦包含不少员工自身对工作的付出及投入感。
香港一专栏作者发表一篇有关“洗厕所”的文章,讲述他经常光顾的酒楼,曾因厕所供水系统出现问题,要安排一位侍应人手冲厕,即待客人如厕离开后,用大水桶把水倒进厕所冲走污秽物。之后陆续还有一两次遇到无水冲厕,还是由同一位侍应负责处理。该专栏作者当时心里忖度,该侍应连番被安排做苦差,必定很快辞职。怎料该名侍应不但没有“劈炮”,最近还晋升为管理层。
对待工作需要投入、有毅力,敬业乐业才有所成,上述例子本来是个鼓励打工仔不怕吃苦、付出终有回报的励志故事,可是看在不少悲观和注重眼前利益的人眼里,却变成“现实就是洗了厕所也无职升”的叹喟。
必须承认的是,职场生涯中并无做了若干苦差便可获升职的必然规律。雇主调升员工,除衡量其工作能力能否胜任,是否愿意为企业付出亦是关键。就如上述侍应,明白自己的职责,愿意放低身段服务大众,其实店方可要求如厕客人自己拿水桶冲厕,侍应亦有可能不接受酒楼指派的冲厕工作。
老一辈经常教诲初投身社会的新鲜人,“要抵得谂”、“唔好斤斤计较”,每次苦差均可视为考验,跨过考验,锻炼了自身的实力与能耐,得益的仍是自己。相反,工作不投入、稍遇挫折便“递大信封”,去到哪里都会碰壁。心境豁然,处处是好工。
以上信息来源于网络收集。